行霞客路,重温当年风景。地标直指天台山。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卜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1613年春,28岁的徐霞客游至浙江天台山,这也是他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出游。从景区回到住处,他在灯下一气呵成了《游天台山日记》,并于日后置于《徐霞客游记》的篇首。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明岩等胜景,以石梁飞瀑最著名。天台山为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有隋朝创建的国清寺。李白有诗云:“龙楼凤阙不肯往,飞腾直欲天台去。”徐霞客也对天台山情有独钟、流连忘返。1632年接连两次游天台山,后写有《游天台山日记后》。
“二十三日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拨,已为瑰观;穹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
早春踏青,天台山是不二选择。
华顶是天台山的主峰,四周峰峦层层围裹,状如含苞欲放之荷花。这里峰峦叠翠,白云缭绕,晓雾昏烟,四季皆景,“春观杜鹃夏避暑,秋看日出冬赏雪”是华顶山的真实写照。这里还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唐诗之路水路的终点,兰亭文化的源头。即将开放的琼台仙谷景区亦是天台山之精华。纵深十几里的大峡谷内有一溪涧曲屈流淌,清可见底;翠谷间瀑布飞流,声如春雷,色如白练;深潭湛蓝,如翡翠点缀其间。两岸峭壁对峙,犹如刀劈斧削,山上林木葱茏,鸟语啾啾。这里奇岩怪石遍布,移步换形,令人遐想无穷。晋孙绰将琼台仙谷景区的特色归纳为“神秀”二字,认为是“灵仙之窟宅”。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有“肇于周、灵于晋、盛于唐、扩于梁宋”的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有王乔、葛玄、司马承祯、吕洞宾、白玉蟾、张伯端等高道的仙迹;有孙绰、李白、元稹、孟浩然、陆游等名家的佳作。
在天台县城可去品尝天台特色小吃,主要有饺饼筒、水晶蛋糕、猪肉麦饼、蛋清羊尾。其中最有天台特色的是饺饼筒,吃起来又香又脆,即可当点心也可做主食,是当地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