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里面透着酸,酸里面透着甜。”儿时关于冬天、关于新年的记忆,总是和漫天飞雪中鲜红、透亮、酸甜诱人的冰糖葫芦密不可分。冰糖葫芦红彤彤串起幸福与团圆的美好寓意,也为新年增添了喜气。
冰糖葫芦,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历史中早有记载,清朝年间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老少皆宜,它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
相传,冰糖葫芦还与南宋光宗皇帝有关。宋光宗,名赵停(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赵慎的第三个儿子。有一次,赵停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停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黄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开了愁眉。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今天的冰糖葫芦。
每到冬季,老北京的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一支支穿满晶莹剔透的红果的小棒,一律乱箭般插在稻草秸捆扎成的草靶上,微微探出街头,诱惑着来往的行人。甜而不腻,酸不倒牙,一口咬下去,咯崩一声脆,嘴里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快乐的响声。
串起祝福串起爱,吃一串冰糖葫芦,让我们的日子红彤彤,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