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创新 > 文化产业

2017年4月16日,春回大地,在小毛驴市民开耕的日子里,一项名为从“返乡书写”到“书写返乡”的特别活动,于当天下午两点开启。北京爱故乡沙龙邀请了“返乡书写”与“书写返乡”的一线实践者相聚风景如画的凤凰岭,希望能够推动活动的同时,也能促进文学与乡村的跨界对话,探讨都市与农业的文化融合。

“返乡书写”在近些年悄然兴起,并广泛被传播。  一方面,主办方希望人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这种情感表达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看到所涉及的乡村问题,也包括当前剧烈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势能与内在困境;另一方面,对乡村的关注不能停留在哀叹文化式微或温柔的痛感,而应该取挖掘其内生力量并推动出更有力的建设性实践。如何避免“返乡书写”在知识圈和既定框架内部的自说自话,并警惕着红难得空间被媒体逻辑以都市为中心的主流文化所主导和消耗?如何以此为契机推动批判性思考与建设性实践的有机结合?

此次会议由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恩担任活动主持,在介绍参会嘉宾之后,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张孝德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用文学文艺的力量去助推目前乡村文明的发展非常重要,用笔和情怀来描写广阔农村的人和事,才能凸显书写返乡这一时代性事件。

接下来,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学教研室主任刘忱也发表来自己独特的看法,刘老师表示乡建人逆城市化,负重而行,书写返乡不仅是一个批判者,也是一个鼓励者、守护者、建设者。爱故乡,就是要回到我们民族的本源。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何慧丽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谈到返乡书写有一个参照面,面对的是现代化或者是城市化的一种困境。返乡书写是一个正思,书写返乡是一个反思,无论正反,直接反思的是乡村,深层的一面则是对现代化困境的解构和对中国探索城乡共生发展道路的建设性担当。。所以书写返乡,一定要完成从自发到自觉性的观点、立场和看法。

最后,所有参会的嘉宾一同合影,总结了这次会议提到的两个主要方面。第一,跨界性。不同领域的书写者与实践者,共同探讨当代乡土文学道路的可能性;第二,接地气。所探讨的话题具有实践意义,并且文学性的会议在朴实的农园中举行;广大农村在接纳知识分子的同时,二者的融合非常具有创新性,并且符合时代的要求。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