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与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承下来了许多具有实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侗族织锦便是侗族众多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
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侗锦织造技艺,现今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
侗锦分素锦、彩锦两种,都以手工操作织成。侗锦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之,质粗有文彩,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的侗锦图案演绎了侗族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避凶趋吉、消灾纳福、与自然和谐共存等民族文化心理。
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雅凝重的品质,使侗锦成为我国著名的织锦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社会历史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与生活习俗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侗锦这一传统工艺的传承同样也受到影响。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侗锦织造技艺已变得刻不容缓。
说起侗锦及其织造技艺的守护人,就不得不提—个从小就热爱“非遗”侗锦,现在怀化学院从事现代设计艺术和“非遗”文创旅游服务平台工作的专业教师——粟立敏。
“山里的孩子呀心爱山,从小就生长在山路间。山里的泉水香喷喷,山里的果子肥又甜……”应该说,粟立敏就是心里想山,心里爱山的现代派女性。她所从事的“非遗”文创旅游服务事业,为通道旅游开发、为怀化“非遗”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身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织造技艺传承的守护者、文化部教育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侗锦研培班的导师的粟立敏,已经从事了十四年的民间工艺再造计划工作,参与或主持了多个文化工程项目,建立起侗锦传习所进行保护传承活动。
粟立敏表示,今后的目标就是深化教学,勤于实践,通过现代设计应用,进行文创衍生品开发,实现侗族织锦产业化。
同时,创新保护方式,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融合民族民间习俗进行综合保护与创意产业化发展,这也是能使侗锦的美和价值让更多人所了解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