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 中国风

 

人生有四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今天,就和文文一起,聊聊那些年妙趣横生的科举诗。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金榜题名,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事。

 

唐代孟郊的那首《登科后》,尤为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千古回荡。

 

 

 

两次落第,四十六岁那年终于进士及第。孟郊心花怒放,从苦海到天堂竟是一步之遥,不禁提笔抒怀。

 

唐人徐夤《放榜日》诗中的“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一句,就与孟郊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姚合考中进士之后,大喜之下,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得中,还怀疑是做梦,最后喜极而狂。他在《及第后夜中书事》一诗中唱道:“喜过还疑梦,狂来不似儒”,这种疑惧与惊喜交加的心理,在唐代曹邺的登第诗中也有反映:“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也有大喜之下,不停回味的。“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这是唐代郑合敬中了状元之后写下的诗句。中榜之后举杯庆贺而大醉,五更酒醒之后,还在不停回味自己竟然中了状元。

 

1517年,明代经学家舒芬高中状元。他踌躇满志,欣然写下《及第》诗,其中两句是“五百名中第一先”、“手攀丹桂上苍天”,真可谓意气奋发,豪情万丈!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相对于金榜题名的那些幸运儿,更多的科考学子则是名落孙山,郁闷惆怅,尤其在唐代。许多句句生愁、读来让人凄婉的落第诗因此遗传千年。

 

唐代落第读书人罗邺的一首《落第东归》读来让人百感交集:“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落第之后无颜回家,带去的是一腔愁绪,留下的是人生失意。

 

 

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儿子温宪落榜之后,忧叹之余,在崇庆寺的墙壁上题下了一首《不第诗》,抒发心中的抑郁悲哀:“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不第人。”

 

唐代赵嘏科考落第之后,逢人便痛哭流涕。那种科考的辛酸血泪,让人不忍去读。他在《下第后上李中丞》一诗中写道:“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这是才子卢纶落第后的感受;豆卢复则是“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钱起更是涕泪俱下,“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只有肚中有墨,才能心中有天地。

 

《神童诗》中言: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今天的你,成就明天的自己。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