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今天,和文文一起,看看文人墨客诗句中的五岳有着怎样令人心动的美吧?
东岳泰山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西岳华山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唐】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一直被誉为诗家千古之绝唱,后无来者。这首诗是李白为其好友元丹丘所写。在一个晴朗的正午,两人置酒于华山北峰平台,谈天论地,论古探今,大醉而书,其中的巨灵咆哮讲的是巨灵劈山的典故,云台阁道连窈冥,讲的是云里的北峰阁台相连,看的是大好美景无限华山啊。
南岳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山神是古时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居于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山中,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
望衡山
【唐】刘禹锡
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
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
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
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
衡山自古天下闻名,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佛、道两教并存的人文景观而著称。衡山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的美称。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绘出衡山的壮美,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奋发向上的情怀。
北岳恒山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北岳恒山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登恒山
【明】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诗的开首两句,便用夸张豪迈的口吻写出了恒山众山独尊的地位,最后诗人用“空怜”二字,淡淡地带出未能尽兴游览恒山的遗憾,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人更加增添对北岳恒山的神往。纵观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热爱生活,歌颂美好山川的豪迈气势!
中岳嵩山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和道教圣地。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初见嵩山》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既写出了雨后青山特有的景象——山峰峻峭,景象明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追求,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借嵩山来慰藉情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