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 中国风

  

  选了个不错的天气,自己一个人,一个背包,一台相机,游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然后,在这个安静的地方驻足,停留许久。

 

  站在门口细看,除了被硬生生加上的“老舍纪念馆”几个字,门还是老北京那个年代的样子,窄窄的,门槛高高的。

 

 

  迈进门,左手旁是免费领票的地方,这里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大概是这个小院不大,也大概是这里的人流量不足以配备那么多劳动力。

 

  也幸好如此,这里才可以如世外桃源般,安静、宁谧。

 

  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两棵远近闻名的柿子树,依旧枝干挺拔,流露出刚正不阿之气。据说,每到金秋时节,这两棵柿子树就结满果实,老舍夫人、著名画家胡洁青由此亲切地唤它为“丹柿小院”。

 

 

  小院里有许多花,颜色各异,却不刻意讨人欢喜。从花儿身边经过,想象着若干年前老舍先生也曾经过这个地方,或是在这里悉心经营花草,或是在这里与灵感交接,再或者是默默地怀念和感叹。

 

  绕了几步,来到鱼缸旁的台阶上,坐下。伸伸胳膊,一个大大的深呼吸,深情地打量着这个院子。除了两个工作人员和几个脚步匆忙的游客,便只有我独自坐在这里。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你没有办法想象在北京这样一座人和车早已超出负荷的城市,会有这么一个地方,如此安静,安静到让人诧异,让人不得不压低音量,生怕吵到这个地方。

 

  而后我就在想,亏得是这样一个地方,让老舍先生可以自在地拿起笔记录下当时的岁月。

 

 

  驻足太久,除了灵感,便是感伤了。在感伤之意溢满心灵之前,我连忙起立,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我做了两件事。

 

  进到正室,在门口的留言簿上写下了一行字:“感谢您,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可以追忆的老北京。”

 

  走出正室,轻轻地摸了摸那两棵柿子树,心里默念着:“你要一直这样挺拔,像你的主人一样。”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