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 “2016重庆石柱《太阳出来喜洋洋》系列文化活动开幕式”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即日起,该县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市民可在参与和欣赏中感受重庆石柱非遗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该场展演体现出了土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风情与艺术价值,是“重庆石柱《太阳出来喜洋洋》系列文化活动”的重头戏。除此之外,本次系列文化活动还包括:长篇历史小说《秦良玉》首发式、再唱“石柱土家啰儿调”词曲征集、CCTV《太阳出来喜洋洋》纪录片开机仪式以及石柱非遗节目展演等。此次活动既是对文化的展示,更多的是呼吁大家对土家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绵延。
据悉,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重庆石柱县拥有土家啰儿调、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土家族玩牛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1项。
石柱“土家啰儿调”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具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价值。经典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诞生于石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啰儿调”的代表作。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石柱土家族与汉、苗等民族和睦相处,“啰儿调”既是民族团结融合的精神纽带,又是凝聚乡土情怀的交流载体。“啰儿调”真实地记载着当地土家人的民风民俗,也催化演进着民风民俗。由此可说,石柱“土家啰儿调”是一部土家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的活的教科书。
活动现场,淅淅沥沥的雨并没有阻挡热情的土家人民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热情,雨中表演的啰儿调号子、土家摆手舞、土家“玩牛”民俗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演出展现了土家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让现场观众享受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