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国学文化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文物繁多,名扬四海。而陶器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生活用品,如今被制作成为工艺品来欣赏和收藏,可见其地位之高。 同时,陶器的发明与创造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化学的变化来改变物品天然的性质的一个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发展的标志。那么,在我国,陶器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呢?

 

 

       陶器,是用黏土或者陶土捏制成形后再用火烧制而成的一种器具,历史悠久,工艺复杂。

 

我国的陶器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 新石器时代

 

    在广西桂林的甑皮岩,考古发现了早在12000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所制作的陶器残片。

 

 

 2. 商周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陶器的制作工艺与材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以生产和制作陶器的工作种类。而到了战国时期,陶器开始变得美观,配以各种花纹修饰,表面更加光鲜亮丽。

 

 

 

3. 西汉时期

 

       在西汉,由于上釉陶器的工艺的传播和发展,色彩繁多的釉料也在汉代开始广泛使用,使得陶器变得更加五光十色。

 

 

4. 魏晋时期

 

       到了魏晋时期,从考古出土的文物看出这段时间所流行的是青瓷。这类青瓷  表面鲜亮而光滑,质地坚硬,技艺高超,是陶瓷发展的又一个新时期。

 

 

5. 唐朝

 

       唐朝的唐三彩被人们所熟知,也正是陶器发展到唐朝时期的一个产物,它运用黄、褐、绿三色为主要基调釉色制成了一种低温釉陶器。而此时的陶器无论其种类或者色彩都已经多样化。

 

 

6. 宋朝

 

       宋朝时期,陶器的制作技术以及其自身材质都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且分工更为明确,成立了多个著名的名窑:景德镇窑、磁州窑、龙泉窑等。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