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遗产文化 > 遗产故事

 

“八角鼓”是盛行于清代的曲艺曲种,传入山东后,流传于聊城、济宁等地。据《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记载,“八角鼓原是满族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艺术,满族人民常在行围射猎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娱。”清朝中期,八角鼓曲艺形式沿运河流传到了聊城,受到聊城当地城乡居民的喜爱。后逐渐改用聊城方言演唱,成为了聊城独具特色的一种曲艺形式。
明清时期的大运河是我国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运河的便利和来来往往的大量的流动人口,为“八角鼓”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代中叶,“北京八角鼓”沿运河流传到聊城,受到聊城当地城乡居民的喜爱。后逐渐改用聊城方言演唱,并吸收了《岭调》、《靠山调》、《马头调》等民间小曲以及河南鼓子曲中的一些曲牌,逐渐衍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曲艺形式——“聊城八角鼓”。
“八角鼓”的基本特征是:唱腔多变,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其唱腔为曲牌联套体唱腔结构。开头都用“鼓子头”阴阳句,中间使用的曲牌视内容、情绪而变化,时而如高山流水、高瀑低泻、浪涛激流,时而又如莺歌燕语、情意缠绵。
“聊城八角鼓”曲目丰富。聊城古有“名人名城名曲”之说,其中名曲指的就是“八角鼓”。聊城流传的八角鼓有百余种曲调,现存30余种。聊城八角鼓有清唱与化妆彩唱两种演出形式。
“聊城八角鼓”是研究明清曲牌、曲谱、八角鼓唱词、唱腔的有力佐证,是东昌府区民间曲艺的代表,也是研究当时运河沿岸民间曲艺的珍贵资料和活蓝,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就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而言,是丰富而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城八角鼓”与其他的民族民间艺术一样,有它蓬勃发展的时候也有它低潮的时期,但它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永恒的。令人欣喜的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给民族民间音乐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契机,激发了各地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积极性。 在人类不断发展高科技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和抛弃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而且还要保护与研究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具有生命力的部分,使它作为一个艺术品种、一个音乐文物传给后世,成为人类的文化财富。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