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创新 > 时尚文化

 

早在公元前,中国和西方各国就已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国生产的华美丝绸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极大地丰富了西方服饰文化。1985年5月,当代法国高级时装的标志性设计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品回顾展时在前言中说:“我们西方人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除了纺织材料本身,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纺织技术,更是对欧洲影响甚重。

 

 

直到六七世纪,西方才了解中国的花机和花本的构造方法,而改用中国式的水平织机,开始织出较复杂的提花织物。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法国雅卡尔提花机和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龙头机的设计之中。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正值清朝康乾盛世,中国成了欧洲人梦想中的乐土,出于好奇心理,中国纺织品、工艺品风靡欧洲——东方的富丽色彩、奢华设计、园林格调,迷倒了不少凡尔赛宫的贵族。那时,景德镇陶瓷受到欧洲众多王侯的珍爱,被视为“东方的魔玻璃”,成为上流社会显示财富的奢侈品,举行中国式宴会、观看中国皮影戏、养中国金鱼等也都成为高雅品位的象征。

 

 

连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盛大舞会,也曾身穿中国服,坐一顶八人大轿出场。西方设计师们从东方的花朵、竹子、孔雀、窗子格等图案上寻找灵感,甚至因此创造出“Chinoiserie”这个词,用来形容当时流行的艺术风格——中国风。

 

西方服饰文化中的“中国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纯粹模仿、复原阶段;第二是传统与现代结合型阶段,在形式上它是纯粹传统的,但在功能上它是现代的;第三是中国元素范围和内容创新阶段,首先在程式上它是现代的,用现代的材料、结构和现代的理念做出来的,但它又表达着中国常见的习俗和符号,这又是中国的。

 

 

 

这样的时装存在的生命力将会很强,而且具有延续性和普及性。中国风时装是一种感觉,似有似无之间,不是具体的中国式样。它需要建立在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体系之中,是国际化的中国风格,而不是单纯的中国式样的服装产品。

 

 

部分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