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大家 > 文化名人

 

 

钱钟书一辈子恃才傲物,对杨绛却是只剩一副柔骨,是因为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博尔赫斯曾经梦想有一个女人:“既有金的炽热,又有银的柔软”,他的梦想没有成真,钱钟书无梦而得。

 

 

 

杨绛先生103岁还在写书,字字平淡,又尽得风流;她的长寿,让我误以为她是永生的人。她的离去,唤醒了我对她无限的崇敬,也让我感到无限的悲伤。

 

我们怀念她,怀念她的不卑不亢,她的荣辱不争。

 

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将饮茶》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我们仨》

 

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走到人生边上》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们仨》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一百岁感言》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将饮茶》

 

 

杨绛的淡定、从容是很难学得来的。她从家庭与文学中获取温暖和智慧,外表温情脉脉、通情达理,但内心却坚定无比,无所畏惧。无论发生什么,她都对世界温柔相待,又从未被风浪打倒。

 
分享到:
已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